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在正常生产运行阶段,存在和(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等进行综合的阶段性的分析和评价,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和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提供依据,并为部门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我司是一家经广东省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协会、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同时具有安全评价、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计量认证、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单位资质的综合性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也是安全技术服务机构中首批取得ISO9001-2015质量体系认证、GB/T 22080-2016/ISO/IEC 27001:2013信息安全体系认证。
我司拥有一百多位职业卫生从业人员,其中本科及以上*占70%以上,研究生*占20%以上,覆盖劳动卫生、放射卫生、、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加工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轻化工程、机械设计及制造、生物科学、生态学等领域,人才结构坚实。公司科研团队作为中汇的中流砥柱,肩负起中汇的研发重任,一直致力研究探索检测领域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构建完善的检测标准体系;并且研判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新标准、新趋势,通过所长,为客户提供及时的行业技术信息和的检测解决方案。

现状评价依据: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应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危害较重、严重的企业,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用室基本卫生要求、应急救援、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必须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物理因素:**高频、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微波、紫外、高温、噪声、手传振动、照度。
化学因素:
锑及其化合物、钡及其化合物、铋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钙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钴及其化合物、铜及其化合物、铅及其化合物、、镁及其化合物、锰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钼及其化合物、镍及其化合物、钾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锶及其化合物、钽及其化合物、及其化合物、锡及其化合物、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氧化锡、钨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锌及其化合物、锆及其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一氧化氮、、、、叠氮化物、叠氮酸、磷化氢、磷酸、五氧化二磷、、五硫化二磷、、黄磷、及其化合物、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硫、二硫化碳、硫化氢、硫酸、三氧化硫、硫酰氟、、硒及其化合物、碲及其化合物、氟化物、氟化氢、、盐酸、二氧化氯等。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的流程:
接受委托→收集资料(包括现场调查)→拟订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内审→现场采样/检测→实验室分析→编制评价报告→评审→修改报告→组长确认→提交报告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客户需要提供的资料:
1、建设项目立项文件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4、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书
5、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及说明书
6、所有的原辅材料的产品安全数据(MSDS)和产品成分及消耗量
7、总平面布置图
8、车间平面布置图(含设备布置图、设备台数、型号)
9、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流程说明
10、防护设施设置情况
11、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情况
12、职业卫生管理台帐
13、职业健康体检报告汇总表
以上仅供参考,根据用人单位具体情况各有不同。
我司已获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证书。
为建设项目、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治理以及咨询培训“一站式”服务。
自有实验室,检测范围覆盖工业企业工作场所粉尘(总粉尘度、呼吸性粉尘浓度等)、化学毒物(苯系物、乙酸之类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等)各类检测项目。
现状评价检测标准:
1. GBZ 159-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2.GBT 5700-2008《照明测量方法》
3.GBZ/T 300-2007《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4. GBZ/T 189.8—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5. GBZ/T 192.1-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http://gzhuanjian.cn.b2b168.com